黔五行属什么?
这个“黔”字,本义是黑的意思;最早出现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的“黔”。 《说文解字》对「黔」的解释为:黑色也。从黑,幵聲。段玉裁注引《周礼·考工記·梓人》「黔鉞」注云:「以墨畫其菑分而齊之,故謂之齊。又軍法以墨黥人,故謂之齊。」 由此可以知道,这个「黔」,就是黑色的意思(注意,这里的黑色和现在的意义有所不同)。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表示他对六国的蔑视,所以想出了「黔首」一词来作为对百姓的称呼。(头以白色为上,「黔」有「黑」之意,所以叫黔首,也就是黑的脑袋,意思就是黑色的脑袋,即百姓。)于是,这个「黔」字开始有了地名、国名等含义了——比如贵州就是秦朝设置的郡县名称之一!而且,到了汉朝时期,因为汉高祖刘邦出身于沛县,而当时有一个叫做沛县的县分封给了刘邦做了封地,而这个地区的民众也被刘邦带到了一个遥远的地区建立起了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以他们的家乡的名字命名的——“沛国”。 在刘邦死后,他的儿子惠帝登基成为了皇帝,为了能够纪念父亲刘邦对他的养育之恩,所以他将自己出生的这座城池,以及周围的一些土地都划拨了出来,设立了一个新的郡级行政单位——沛郡(后改为沛国),用来纪念自己的父亲——刘邦曾经做过沛邑的长官。在秦末起义时他也是以沛为单位发动的,因此他把自己出生的沛县城称为沛县,并把沛县一带划归到自己的领土之内以示怀念。 所以就有了今天贵州省名字的由来啦~ 那么为什么又会有「武陵源」这个名字呢?这是因为武陵源的地理环境特别符合道家关于仙境的描述,比如: 1.武陵源内山岩耸立,沟深壑险,溪流飞瀑,林木修茂,气候宜人,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四季如春。可谓“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2.区内群峰叠嶂,绝壁高悬,奇树密布,流水潺潺;森林苍茫,云雾缭绕,景色变幻无穷;
3.境内有山峰三百三十六座,峰峦重叠逶迆绵延,悬崖峭壁直插云天。其中,海拔一千八百米的天门山孤峰挺立,山上松枝繁茂,郁郁葱葱,景色秀丽,气象变幻无穷。 而这一切都是按照道家的理论进行设计的:群山峻岭中有天然形成的人造瀑布,人工建造的石拱桥与石笋相连,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深山密林中,还有一片片原始次生的天然林海;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这种自然美景和道教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得武陵源成为道家理想的修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