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字五行属什么?
“珥”,汉语词汇,读作ěr(一作儿)或rǔ ;“耳”属部首之一,故也常与耳部偏旁组合成字,如“闻、聪、耳”等。 “珥”的繁体字写作“珥”,本义为插在耳垂上的玉饰。《说文解字》解释如下: 《段玉裁注》认为“以象其形而谓之珥……此象形字之正例也。”即指用玉器做成的耳环。根据《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汉时皇帝与诸侯王所戴冠冕左右两侧须各垂一玉,名为“珥”。因此这种首饰亦称“瑱”、“充耳”或“塞耳”。此外也有用作动词之意,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西楚霸王项羽“项伯屠七里塘,珥其珠玉”。又如在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朝回两髻插,应佩紫泥书”中,“珥”是束发的意思。
现代词典中将“珥”作为名词使用,特指玉制的耳环,不再单独表示冠冕旁垂下的玉饰了。同时“珥”也可用来形容珍珠或玉石。 “珥”在古代还可以被当做量词来使用,多指珠子的大小。例如南朝梁代刘勰在其所作《文心雕龙-定势》中说:“耳珥一珠,不盈千金”中的“‘珥’一珠”就是指一颗耳环,“不盈千金”就是说价格不到一千金。
由于古代很多少数民族以珠为饰,“珥”还经常被用来泛指各种各样的首饰。汉代班彪《王命论》中有言:“羌、胡窃发,侵边肃边之吏,丁壮踣僵,老弱颠蹷。于是罢屯田之官,弃卢宫之垒……”这里的“虏珥”就是匈奴人抢来的各种头饰和装饰品的意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珥”的读音还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同“儿”音(ěr),第二种是同“汝”音(rǔ),这是由于该字的古音与“耳”有关。先秦时期“珥”与“耳”通假,而后渐渐分化。但时至今日,“尔”仍保留了“耳”的读音,而“姆”则保留了“女”的读音。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现在的人很难知道“珥”的正确发音了。
至于“珥”与五行之间的关系嘛~我觉得应该是无稽之谈吧!而且关于这个字的读音似乎也没有找到明确的依据支持这种说法呢~~不过就凭“珥”的古意来看似乎也确实没有什么关联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