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考研55个原理?

查勇胜查勇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废话,先上图(因为知乎上传图片会有压缩所以我把PDF也发了) 第一章 存在与无存在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依据是【物质和精神哪个是第一性】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划分依据是【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划分依据是【对事物矛盾的理解方式】 第二章 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4、规律就是事物的本质联系或本质规定,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稳定性】5、原因和结果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后相继的逻辑关系;条件是两个存在的事物互为存在的前提。6、根据条件的性质和条件对于事物的发展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条件分为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两种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

7、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通过【思考】的过程来完成的8、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通过【具体化】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按照主观愿望所进行的社会活动 第四章 真理与世界

10、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不等于真理。11、真理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随着时代变迁、实践发展和知识增长而不断实现向真理的转化。12、马克思认为人类思想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抽象的,只有当这些内容在人们的实践中得到再现时它们才是真实的。因此真理并不是具体的,而是具体的总和 第五章 自由与必然

13、偶然事件是指在现实当中实际发生与否不确定的事件;必然事件是指按照某种规律必然会发生的现象.14、“自因”指的是“自己导致自己的原因”或者“自己为自己寻找根据的原因”;自由意志则是对人进行行为支配的力量。

第六章 自我与社会

15、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部内涵;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社会性,而动物没有社会性。16、人是社会的人这个概念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并且作为社会的存在物而存在着另一方面又表明人可以通过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社会。

第七章 现实与理想

17、理想的实现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依赖于现实的状况同时又超越于现实。18、把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叫作逐步实现理想;把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次性爆破的实践活动称之为理想爆炸。

暴烁明暴烁明优质答主

本人一战361,二战402 (都是B区文科) 一开始备考的时候看到网上很多经验贴说要背下来马哲的原理和毛中特的大纲,于是花了整整两个月把所有的原理都整理成思维导图并且用不同颜色的标记区分重难点、关键句等等....然而到了最后发现根本没时间去背诵这些内容!反而一些很琐碎的小细节却记忆犹新。

我个人的话是对于比较难的原理我是尽量放空自己的脑子,先不去理会,然后把自己觉得印象深刻的那些简单原理记录下来,这样在后期复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对于简单的知识点则要多加注意,多记几遍。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