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五行属什么?
“烏”是象形字,上边像鸟的头部,下边是鸟的身体和翅膀,中间一竖表示鸟尾巴的形状。这个字形一直沿用至今,没有过太大的变化,只是后来用“烏”来写作“乌鸦”时,下面那片翅膀被省掉不写了而已。 先秦时期,“烏”是“鸟”“隹”“烏”“鹳”“鸛”“鹅”等字的通用偏旁,比如《诗经》中有不少这样的写法:《郑风·褰裳》中就有“蘚絺”二字;《魏风·葛屦》有“糰絰”;《鄘风·定之方中》有“雉”:《邶風·新臺》有“鹳”;《小雅·斯干》有“鵝”“鵝”;等等。从这种写法可以看出,当时的“鳥”字是省略了下方的那片翅膀的。
那么,问题来了:先秦时期的“鳥”“隹”“烏”三字有什么不同呢? “鳥”与“隹”在形体上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前者是后者的加高版——鸟的脖子细而长、尖而翘,所以它比鸟更符合“短尾鸟”这一概念。但“鳥”“隹”“烏”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现代学界还存在一些争议。不过大多数意见认为:“烏”是“鳥”或“隹”的简体,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加了“黑”旁。 也就是说,只有“烏”才能用来专门指乌鸦,其他几者都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