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木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五行的木实际上就是中医里讲的肝的功能,五脏(心、肺、脾、肝、肾)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其中肝属木、心火属火、脾土属土、肾水属水… 古人观察人体发现,人的情绪变化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喜伤心、怒气伤肝、忧伤肺等等,于是他们建立了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这些情绪变化对于脏腑的影响,比如火克金,人愤怒时肝气上升心火旺盛,克了体内的肺金(呼吸系统);而金克木,人悲伤时肺金得令,抑制了身体的肝气生生发(肝病)。
所以后来中医用五行配五脏来做诊断,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观神”,看看人的精神状态,判断五脏的运行情况,如果某人肝气虚则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目眩,中医用补法;若为肝火旺则表现心烦易怒,中医认为清肝火就行;如果是肝肾阴虚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多梦,中医用滋阴补肾之法…… 所以中医理论实际上很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统一的,非常注重预防,所谓治未病,强调养生,而五行学说实际上也是这个理论基础之一! 至于楼主提到的缺啥补啥的问题,五行中其实没有水也没有火,只有阴阳二气,水在五行当中属于润下阴湿之物,它必须依附于阳才能发挥作用,正所谓“无阳则阴凝”,所以五行之中其实阴阳是统帅,其他三者是具体体现,也就是说水是阴阳二气的集合体或者说载体,有阴阳才有水的存在。
至于火则是阳气凝聚之物,当然也有阴阳之分,但不是那么明显。 从中医理论来讲,所谓的补其实是激发机体本身机能的增强,而不是简单地补充什么元素或者营养物质就能解决的,否则中医早就丢了饭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