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的盈利状况?
企业的盈利状况,一般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利润总额。 利润是财务方面的名词概念,指纳税人经营其生产经营项目等取得的收入扣除各项成本、费用、税款后的盈余。
而税收上的“利润”概念大于会计上的“利润”,它等于会计上认定的“利得”减去“损失”的余额,从数量上将等同于“收益—支出=利润”这一会计等式。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盈利”与“企业挣多少钱”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均指的是企业经营的收益。但这里的“亏损”与“损失”含义不同。
企业发生亏损时,不得计提所得税,当企业发生亏损时,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负值,则应纳税额为零,也就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了;而当企业取得正常盈利时,作为法定所得额应缴纳一定的税额给国家。
因此对一家企业来讲,只有实现盈利且盈利数额大于预缴的所得税金额时,才算真正完成了本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缴纳义务。当然,这里的盈利是指依法扣除各种费用之后的净收益。
宣雪优质答主企业的盈利状况是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反映企业过去的业绩,对企业未来的利润状况和成长性有指示性作用。
企业的盈利情况首先来源于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占企业利润总额的比值越高,表明企业对市场适应能力越强,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较高。如果这个比值较低,则显示企业目前的利润来源分散,主营业务不突出,发展速度可能较慢。
主营业务利润除以主营业务收入,得出的主营业务利润率用来评价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性。如果指标较高,表明企业主营业务市场空间较大,盈利能力较强;如果指标较低,表明企业主营业务市场容量可能较小,盈利性不强。用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得出的销售利润率综合反映了企业经营的效益。
企业的盈利情况还需要从其盈利的真实性和盈利的稳定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在计算利润时,如果企业有已实现但未收到现金的销售,或者有未发生但支付现金的费用等情况,则企业的利润可能不能真实反映其盈利水平。在计算利润时,如果企业的投资收益占利润的比重较大,或者营业外收支净额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很高,则企业的利润可能缺乏稳定性,盈利状况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