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加尼为什么黑中国?
1,意大利政治体制是中国近代学习的对象之一(辛亥革命学意大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意大利在二战的时候曾经发生过墨索里尼这种右翼独裁势力掌权的国家形态。 事实上,无论是意共(当时的执政党)还是法西斯都是在反对罗马教廷和反对南方的土地贵族,所以本质上都是民族主义性质的。只是法西斯后来对外扩张转成支持殖民主义了而已…… 在二战中后期,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意大利因为其战略位置显得极为重要——地中海是当时英国海外殖民地的重要生命线,而意大利东北的利多半岛又是盟军登陆欧洲大陆的最理想地点之一。因此在美国支持下,意共得以清除法西斯余孽,统一意大利(打败了巴顿将军领导的国民党帮美国佬训练的蓝盔部队),战后成了意大利的执政党。 如果历史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今天的意大利很可能是另一个南美国家。
2,六十年代开始的非洲独立浪潮让意大利的外交重心转向了非洲。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开始让意共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毕竟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列强,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比之英法无疑要多得多。于是从五六十年代开始,直到八十年代,意大利政府不断在中国周边地区(比如锡金和不丹)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恶化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七十年代初始,为了寻求摆脱经济危机,意大利政府决定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但是当时左派执政的意共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市场化改革,认为这将会破坏意大利的社会公平。在这种情况下,若斯总统在左右派的夹缝中寻求突破,一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同西方大国的联系(包括军事合作),试图以此来抗衡意共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大国,同时在冷战时期又是与美国关系最好的东方大国之一,自然成为若斯总统调整外交布局的重点考虑对象。于是在七十年代到八年,我们见证了意方在涉港、涉台问题上越演越烈的挑衅举动;也见证了两国建交前后外交官们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针锋相对。虽然终克林顿一代,中美关系始终处于蜜月期,但是这种来自旧时代的帝国势力的扰动始终没有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