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属什么生肖?
《周礼·春官》中记载,西周时已有专职的卜人,卜人以龟甲、兽骨占卜,并分主秋冬二令;《春秋》书鲁昭公“冬十月甲午,楚子在召陵盟吴”,可知楚庄王时已有用蜡版刻字的办法了。 至战国时,各诸侯国都很崇尚巫术,有的以蓍草占卦,有的烧灼牛脊背上的皮肤来观火兆(也叫“燎龟”)。当时也有利用甲骨、青铜器铭文或简帛来进行占筮或占书。 秦代盛行方术,有阴阳家、儒者、纵横家人等,他们不仅自身研究占星相术,而且撰写了不少相关的著作。汉代继承了前代的宗教传统,也留下了不少此类著述。
这些古籍中大多把神鬼灵怪之类的故事附会到人物身上,进行演绎描写。如东汉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就把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称霸之事与五行相生相克联系起来;东晋干宝《搜神记》中的许多故事更是把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集于一书。这类记载很难令人相信,但其中却也包含一些可信的成分——那就是先民们确实看到了某些自然现象和自然界的事物在某种特定的时间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虽然人们还不能完全把握这种规律)。他们用比喻、象征等方法把看似偶然的事件解释为必然的现象。
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人们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界的变化或者自己遇到的困境便归咎于“鬼神”作怪,从而进行禳解祭祀等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奇异的一幕:一个虔诚的信仰者在求雨时不免有些疑虑,因为在他看来“天何言哉!”于是,他决定以卜筮的方式来决断:倘若得到吉征兆,就证明祈天无碍;反之,便是天意难违。事实上,这样的心理活动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人们通常把其归结于“鬼神”的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