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怎么振兴东北2019?

糜婧娅糜婧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很多答案,感觉大家很努力,也很专业,但我还是想说一点不一样的。 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的流失问题。很多人给出了很专业的经济发展策略,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有人才有经济,有年轻人,才会有未来。 东北三省,2018年人口出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5‰),其中东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3%,这意味着每10万东北人里就有近60个是“空巢老人”。 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这个数据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逆转,特别是黑龙江的自然增长率依然接近于0。

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东北人口的下降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很大关系,其实不完全对。东北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最坚决的地区之一,生育政策执行力度一直在全国靠前,但人口下降的速度也是肉眼可见的迅速。 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年轻人生育意愿的下降;二是人口流动带来的负增长。

先说第一点,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这涉及到一个社会议题,就是生孩子的成本。以一个普通地级市为例,从怀孕到把孩子养到3岁,包括各种检查、衣服、玩具、交通、护理等各种开销,估算下来大概需要75万左右。而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请保姆或者月嫂带的话,费用基本都在40万左右。这对于一个家庭的收入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对于年轻上班族来说,工资大部分都交给保姆了,余下的钱还要还贷款,生活压力非常大。

再说第二点,人口流动导致的负增长。以哈尔滨为例,外来移民大概占了全市人口的1/3,如此庞大的新市民群体,必然会带来人口数量的减少。更何况还有大量走出去的本地人口,这些人都属于劳动年龄人口,而且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那部分劳动力,他们的流出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其实,除了人口自身的问题外,经济下行压力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根据财政部公布的预算报告,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领域的支出达到3.3亿元,增长13.8%,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9%。也就是说,在教育领域的花销,占到我国GDP总量将近10%的水平。如果算上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大约要占GDP总量的1/3左右。 而作为工业基础的东北,在制造业疲弱的大环境下,重工业优势正在快速消失,原本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的辉煌不再。在财政收入降低的情况下,用于基础建设的投资也会随之减少,这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比较弱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