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美国上市公司吗?
20年前,中国就有很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了。 比如新东方、新浪网、网易、搜狐、优酷、腾讯等。 现在,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已经超过了150家。 而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公司成立的时间也都比知乎早很多。
不过,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中国企业而言。 这几年能够成功在美上市的内地公司都是“千里挑一”的优等生——营收和盈利增长强劲、合规经营、财务透明,并且符合美国的市场口味。
目前,能在纽约交易所实现直接上市的中概股只有73只;而通过购买已退市股份方式实现间接上市(VIE结构)的企业则达到486只。 还有30多家未来有望冲击纽交所以上的中概股正在准备上市过程中。 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都具备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执行机制,而且都有明确的发展路径和清晰的战略目标。
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在各自领域里经营多年的“老兵”。 比如说,阿里是BAT中最早赴美上市的中国巨头。 早在2007年,阿里就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球上市互联网企业。
之后的几年,阿里连续收购高德地图、千寻位置、饿了么、口碑、飞猪,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版图。特别是2013年完成对淘宝的全面整合后,阿里的商业版图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规模迅速扩大,收入从2012年的79亿飙升至2013年的247亿元。 现在,即使阿里巴巴被美股投资者称为“美利坚的阿猫阿狗”,但其拥有的财富和影响力都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屈指可数的。
另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携程于2004年就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虽然2016年才回归A股,但早在2003年就率先实现整体改制,成为国内首家境外整体上市的互联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