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使用零花钱?

荀弈东荀弈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个月的零花钱是10块,不过这10块钱中,有5块钱是我帮妈妈买菜和买日用品的钱,实际到我手里的只有5块钱。 这5块钱虽然少,但我花得非常用心,每天计算着开销,1元钱买一个包子,2元钱买一根冰棍……能不买的东西都尽量不去买,钱不够了,我就从自己的压岁钱里面扣。 我小时候的压岁钱非常可观,每年都能攒下几十块。不过,这些压岁钱不能随意花掉,要等到春节时给奶奶、爷爷各买一件新衣,再给自己买两件新衣服、两双鞋子(我有一双凉鞋穿了几年都不坏,所以一直没有换)。另外,还要给爸爸、妈妈、妹妹各买一件礼物——一个笔记本或一支铅笔头。 最后剩下的钱,才属于我自己,用来买零食和玩具,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买书。

我小学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作家,因此特别爱看书,几乎一天都离不开书,看到好书我会如饥似渴地阅读,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和时间。每当看到精彩的地方,我常常会忍不住拍手叫好,或大声朗读出来。 有时候看着看着,我会进入角色,幻想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作者写在纸面上的知识,仿佛瞬间就被我用光了。为了不让“书本吃空我的口袋”,我只得放下书本,去做作业或干别的。可是没过多久,我又沉浸到书的海洋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 有时看着看着,就会有一个声音在脑海中问:这个作者是怎么写出这种故事的?他是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的?他真的去过天堂吗? 在那个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书籍就是我最大的精神食粮。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童年虽然没有手机的陪伴,却并不孤单;尽管物质生活极其朴素,却并没有缺少什么。相反,因为读书而得到的快乐、因为帮助别人而获得的喜悦,远胜过那些用金钱换来的满足感。而且,我从小就很节约,从不乱花钱,这也为我以后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让我成为了一个踏实、勤奋的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