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是神话故事吗?
最近,电影《捉妖记》很热,里面有白鹿和白狐,还有青鹿和黑狐等,它们通过“捉妖”来表达其爱恨情仇,展现得凄凉而伤感。其实,有关“捉妖”的传说很早就有,《山海经》《搜神记》《太平广记》《玄怪录》《逸史》《夷坚志》等许多古籍都有载,“捉妖”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类传奇故事,在宋代乃至明清,“捉妖”的故事非常流行,“捉妖人”深受群众崇拜。
“捉妖”,也叫“拏妖怪”,指拘捕妖魔异物。唐朝人李匡乂《资暇录》云:“今天下多恃妖怪为神通,……或匿于山林,或游于城市,斯足以惊惑视听。故有道者,结筋革羽,幻化为怪,以擒执之。”这种由“道”家采取的降妖措施,常常采取各种方式,或装成神仙的弟子,或化做美男子娶妖为妻,然后骗得妖怪真心相交,在洞府中设下陷阱,将妖怪抓获。总之是花样百出,至宋代,这种故事达到顶峰。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很多,但最有名气者首推“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和张果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故事见于宋代周密的《烟霏脞录》,说的是这八位神仙各仗着自己的法宝,飘然东渡,由于意见不一,争个不下,结果连船带人落入海底。后用以比喻不按常理做事,硬要去突破一定的界限。
这个传说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个限度,不然,只能事与愿违。而在中国,具有这种精神的东西很多,“猪八戒高老庄招亲”,最后“有始有终”;“天鸡”的传说,告诫人们不要违背“天意”;“孟姜女哭长城”表达了人民对于昏庸暴虐的统治者的憎恶;“愚公移山”,体现了一种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改造自然的精神……所有这些都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