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的五行属什么?
根据周易五行学说,“垒”字的五行属木。 分析过程如下: 根据周易五行学说的推演过程,首先是求出“垒”字五行的本原五行,再进一步推演出它的旺相时期与衰弱时期,最后得出它在不同季节的吉凶宜忌。这样就能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了。
(一)先求出“垒”字的本原五行 所谓本原五行,就是某一汉字最初出现的五行,也就是它诞生之时的五行。要想找到某一汉字的本原五行,首先就要弄清楚该字最早的字形,以及它所表达的意义和用法等等。
“垒”字最早见于秦简《归藏》一书。《归臧·恒卦》:“象曰:大恒永固,立宅天下。”其中“宅”字其上部的“士”加“宀”是“寨”字;下部“之”字是“也”字。整个字的意思说:大的房子(即广义的住宅)永远稳固,就像军队扎了营寨一样。“垒”字初文作“寨”,表示用土石修筑的营地。古书上所说的“筑墙”指的就是这种用土石修建的工事。“筑”字也是“寨”的本字。
金文中很多“筑”字下面有“土”字,说明当时的“筑”字表示建造房屋,上面的一部分当为“土”字。可见“垒”字最初的五行当以土为主。但战国以后“筑”的“士”旁被改成“竹”旁,以下部“之”字代表“也”字,“建”字形成,意思有了变化,开始专指建筑房屋。 “垒”字改为“建”字之后,其本原五行就由土变成了水。因为“水是万源之祖,生长之母”,所以改字后的“垒”字五行既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木。
从现有资料来看,“垒”字作为“建”的通假字时,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的本原五行应为水。如高亨在《周易古筮考》中就说:“‘垒’字本作‘建’,指房屋的墙。属水。凡物之厚者皆属水。”李鼎彝在《周易释义》中也说:“‘垒’字本作‘建’,谓筑垣墙也。属水。” 然而我查阅了多家资料,发现“垒”字用作“建”的通假字时,还有一种是把它看作木的字。如明·张岱著《夜航船·人物部》:“刘墉,字崇如,号石门人,山东诸城人。乾隆癸未进士,历官翰林学士、尚书。为人方正淳朴,善书,工诗画,人称『刘石匠』。”
清·王昶著《湖海文传》卷四十九:“李方膺,字虬仲,别号萧闲老人。扬州人。工诗,善画梅。”又同书卷六十六:“李鱓,字宗扬,号复堂,江宁人。父奇磬,善画。”以上三人名字中的“墉”“膺”“鱓”三字,都本作“垒”,因“垒”通“建”,故字义都为建筑房屋之意,而它们的本原五行也就随“垒”字的本原五行改变成了木。
我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是“垒”字作为“建”的通用字时,其本原五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可属水,亦可以属木。理由是,如果将“垒”字看作是“建”的通假字的话,那么它所表达的意思就应该跟“建”字一样,而“建”字本原五行究竟是水还是木,还得看具体的语言环境。
(二)推演“垒”字的五行旺相 既然知道了“垒”字的本原五行,下一步就要结合它的使用特点来推演它的旺相时期。我们知道,一个汉字的五行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不变,是因为古人造字时就已经把它的五行确定了下来。但如果一个字经常充当不同的角色,或者做为不同的字参与组合成新的字,那它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它原本固定的五行。这时我们就需要结合具体字的具体情况来推断它的五行,这个过程就叫推演五行的旺相。
前面已经谈到“垒”字有时作“建”的通假字,此时它的五行属水和属木都有可能。现在要判断它的五行旺相,就必须得从它作为独立汉字的情况下来推演。 “垒”字最常见的意思是“筑垒”“垒土”,这里就用到了土。我就认为它是属土的。 除了这个解释以外,还有其他解释吗?有!比如清儒江藩在其著作《周易述补》中说:“《周易》占例:得‘山风蛊’。互见震兑。‘蛊’下伏坎离。……此卦为秋占得吉。言有事于秋可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根据《周易》卦象推测,某件事在秋季做会有好结果。因为《周易》六十四卦中,山风蛊下伏艮坤。《尔雅·释地》篇:“西北,羌胡之间。”注:“今河套附近之地。”按汉代西域都护府有辖境介于祁连山西北至玉门阳关一带的西域左谷蠡国,国中以羌人居多。
“山风蛊”下卦为震,巽为木;上卦为兑,兑为金。而“羌胡之间”正带有“山风蛊”下伏之象。同时《周礼·夏官·司马》中有“辨其名物,而振旅,百步而鼓,诸侯壮士之以击刺也;齐其旌帜,严令而待。”注:“振旅,整旅而进也。”“振旅”即是军事上的整顿队伍前进。“垒”字在这里代表军事用的围墙或营帐,显然属于兵车上之物,故此可用“山风蛊”下伏的巽木来代表它。这样就可以断定“垒”字的五行仍然是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