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在五行属什么?

玉冰函玉冰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行”是运动的意思,所以五行就是指自然界五种要素的运行。《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五种元素是在长期的物质观察过程中形成的概念,并不仅仅指代具体的某些物质。 比如,水是向下流动的,因此代表土地和植物;火是向上运行的,因此代表光明和气象;金是质地细腻且具有锋利性质的石头;木是纵横生长的植物;土则是各种物质的汇集。

后来,人们用五行来象征五种情绪的指数:“怒、哀、乐、思、惧”。用五行对应季节:“春、夏、秋、冬、长夏”。还对应中国五方:“东、南、西、北、中”。甚至还有“金命”“水命”等等的说法。 总之,这是一种用来表达运行、变化、关系的抽象符号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阴阳”二字。

我们讲五行的时候,其实暗含了阴阳的概念。如果具体到一个五行所代表的物质时,往往也是先说到它的阴阳属性,然后再说其他。 比如在中医理论里提到“火”时,往往是先说“阳”的属性,再提到“阴”的一面。

距离五行中的“离”属火还是属阳就有一定的根据了。

嵇启墨嵇启墨优质答主

古文字“距”字下面的“足”为“止”字,表示用足站立。从字形上,其意思很明显,即禽足后面的突出部分。引申义为“拒绝、不接近(触)”,如抗拒、拒载、拒签。据《广韵》记载:“距,触也。”因此,“距”字当本义讲时,属于形声兼会意字。但当“距”字派生出新义,如“距离”时,字义就只取其声了。“距离”义产生于近现代,如195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第四部队英雄事略》:“我机向敌机猛烈攻击,并越过敌机向后转飞,保持距敌80——100米的距离。”

在甲骨文中,表示“距离”义的是“拒”字。“拒”字下面是“足”字,上面是“距”字的甲骨文字形“巨”。“拒”字的本义就是“相距甚远”。如“有诸于野,莫御不拒。”意思是说:国外如有变乱,莫要御敌,因为隔得太远,不足为患。后来,“拒”字本义不常用,本义又归“距”字担当,但“距”字已不能表示禽足后突出部分之意,于是古人又在“距”字旁加“角(鸟)”,造出“距”字,专指鸟类足后突出部分。所以,有异体字“距”、“距”。《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已经将二者合并,作为“距”字的异体字处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