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的权益是什么?
通俗点说,公司资产分成两大块,一块叫做费用(运营成本),另一块就叫做“权”和“益” “权”就是你可以支配的公司资源,比如你手上有100万现金,这就是你的权利(或者说资产),但你只能支配这100万去购买商品或服务,如果这些资金不够,你还得想想其他办法,比如借钱等; “益”就是你用了这些“权”所得到的回报,如你花了100万元购买了一台设备,这台设备每个月为你创造2万元的利润,那么这100万元的投资就带来了20万元的利益(或者说收益、回报率)。 当然,这个例子是假设你的全部收入都用来再投资,没有进行任何消费,其实现实中大多数的企业都是一面赚钱一面花钱的,这种情况下就会复杂一些。
首先,你需要计算出所有的支出,包括: 然后,你将要计算的收益就要扣减掉上述所有支出,剩下的就是你的纯收益了 最后,将你的纯收益与最初的投入加一起,如果结果是盈利的,恭喜你,如果你结果还是亏损的,也不要灰心,只要你一直在经营,亏的钱总有一天会赚回来! 当然,以上只是最简单的例子,真实的账务处理还要复杂许多,这里只为便于理解而做的简单举例说明。
总之,“权”“益”之间的平衡就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本质。
牟铭优质答主在会计学中,权益被称作权益资金,权益资金在企业的筹资来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中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
一、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的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通过一定的形式向企业投入的股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即投资者的股权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份额的基础。因此又称为股本。
二、资本公积,资本公积包括四部分:一是投资人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叫资本溢价;二是根据投资合同(契约)所规定的投资者享有的各种优惠权而确认的权益,叫捐赠资本;三是因采用新的会计准则,对资产进行重估价所确认价值差异,叫评估增值;四是企业享有的政府优惠权而确认的权益,叫政府优惠政策。
三、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盈余公积分为两部分:一是法定盈余公积,又分为企业法定盈余公积和企业公益金。企业法定盈余公积一般应按照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10%提取,公益金一般应按照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5-10%提取;二是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从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中提取的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企业自己决议。因此任意盈余公积只提取一次,法定盈余公积需连续提取到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为止。
四、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企业净利润(或亏损)。因此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权益中一个极不固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