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人如何产生?
先贴一下从业资格证,证明职业背景。 基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投资基金——上海证券信托投资公司(现在叫上投摩根)。至于国内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则是2003年底成立的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从当时的注册资本金来看,上交所的5亿元和深交所的1亿元,都比现在的高很多。
目前行业里共有146家机构取得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但能够真正提供投顾服务的不多,因为很多机构并不具备真正的投资能力。根据中基协的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有68家机构总资产低于200万元;还有102家机构的净资产低于200万元。
就是很多中小型私募连自己的基金都管不好,更没法给客户的基金做打理了。 所以,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买公募基金,而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们其实对A股的研究能力是非常强的。 但为什么我们买了它们的基金却总亏钱呢?原因在于他们只负责挑股票,买进卖出,然而基金赚钱的核心在于控制回撤和长期持有。这实际上是一种“管杀不管埋”的做法,对于基金的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基金经理水平的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比如张坤、葛兰等,他们在管理规模非常大的时候还能保持很好的业绩,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再说说私募,虽然行业里有大量“散户式”的私募,但从整体上来看,绝大多数的私募都还是有自己独特策略的。以股票策略为例,就有选股、择时、量化、组合优化等等不同的方法。所以,专业的私募不仅有自己的投资理念,而且其策略在实操过程中也是有效并且稳定的。这就要求私募管理人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和风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