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归谁管?
在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板上,记者发现了另一个高频率关键词——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应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生活;也有些家长反对这种“小学化”倾向,认为幼儿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
幼儿园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是政府行为还是商业行为?它究竟是服务行业还是教育工作部门?据调查,在我国幼儿园95%以上属于事业单位;从性质上说,幼儿园是社会服务部门,它为消费者(家长)提供特定服务。在政府计划经济时代,该社会部门被定性为教育,享受教育医疗等公有福利设施、教师待遇及经费支持;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实行收费制后,则被定位于特殊消费服务行业。2009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当前进一步推进幼儿学前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幼儿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自理、自主能力”。可见,在政府心目中,幼儿园的性质就是公益性的启蒙教育,而不是商业性学前教育。
针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规范幼小衔接行为刻不容缓。有关部门和各幼儿园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教育计划,不得超前学习,不搞拔苗助长式的“超常教育”。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增加教育教学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幼儿园要面向全体幼儿,坚持游戏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游戏中学知识、学技能、学素质,培养兴趣,启发智力,决不能以牺牲游戏为素质教育之代价。学校不要盲目与其他幼儿园攀比自恃,强调从幼儿园接收的每一个孩子都要能通过考试,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社会则要坚持公平教育,不要盲目追求重点幼儿园、名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