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有酸臭味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如果吃了过多的脂肪或者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时,就会产生丰富的食物残渣,从排泄出来就会使宝宝的大便呈现一种酸臭的味道。但是如果宝宝没有出现拉稀和大便不成形的情况,此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那么如果宝宝出现了腹泻的情况,婴儿大便有酸臭味是怎么回事呢?
婴儿大便有酸臭味是怎么回事
1、脂肪消化不良
如果孩子吃了过多的脂肪,或者吃了很多富含脂肪的食物,那么大便会很油腻,散发出酸臭味。建议宝妈限制宝宝吃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如果在平时生活当中宝宝吃的食物比较清淡,也没有加辅食的情况下,那么就可能是肠道感染幽门螺杆菌。
2、消化不良
如果宝宝吃的食物过多或者吃的食物很难消化,那么就会使宝宝的肠胃负担加重。此时肠胃没有办法去吸收这些食物中的营养,于是就发酵,产生酸臭味。建议宝妈给宝宝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并且要适当的减少辅食,当然也要根据宝宝的年龄规定量。同时去正规的医院检查身体,查明是否消化系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3、蛋白质食物吃多
如果宝宝平时吃得过多的高蛋白食物,例如像鸡蛋、牛奶、肉类等食物,那么这些蛋白质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膳食纤维很低。宝宝在大便的时候因为缺少纤维素,难以被肠胃所蠕动消化的东西,就会在大肠中发酵,发出酸臭味。建议宝妈适当给宝宝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吸收。
宝宝拉稀要如何护理
1、给宝宝继续饮食,但是量要少
婴儿如果拉稀,说明肠胃功能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所以给宝宝继续饮食是肯定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量,千万别给宝宝喂的太多。喂的太多,肠道负担加重,那么肠胃会排出更多的液状大便。如果宝宝的母乳量足够,建议给宝宝喂母乳,因为母乳喂养的宝宝排便较粘稠,而且排便次数也较少。若母乳不足,就需要给宝宝喂奶粉了,但是一定要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奶粉,不要随意更改奶粉的档次和类型。
2、适当给肠道排毒
若宝宝拉出的便便不是黄色膏状而是水样大便,那么就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受感染或摄取的糖分太多。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检测粪常规和大肠菌。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大肠菌,建议给宝宝禁食24到48小时,同时服用口服渗透性止泻药。若检测到乳糖不耐受,那么就要暂停母乳,改喝脱乳糖的奶粉。
3、防止宝宝脱水
宝宝拉稀,最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所以宝妈一定要注意防止宝宝脱水。注意让宝宝多喝水、糖盐水或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但是宝宝呕吐不能够吃东西的时候,就不能够强行喂水。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那么母乳当中的水分就是营养,所以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就一定要让宝宝喝水,防止出现脱水的情况。
以上就是宝宝拉稀的时候需要经过的护理过程,因为拉稀有很多种,所以妈妈要仔细观察,对症处理,千万别把感冒当成拉肚子来处理,最后让孩子受罪的仍然是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