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考大学捏?
大学生就业率在下降、大学生平均工资在下降、大学生活被无数人用无数种方式大揭其底,当这些讯息经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渗入到高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头脑中时,这些“顾客”对大学教育价值的感受就开始下降了
大学教育越来越失去吸引力。“有志不在年高”,连高中生都可以“不做浮夸大学生,要做淡定社会人”了,更别说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
但大学生“不三不四”的现状并不是真的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因为社会工作也并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不否认,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确有点扭曲,但大部分大学生的这些行为背后,都是大学教育价值下降的影子。
那么大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哪?有人会说,是学识的增加,是技能的增强,是眼界和思维的开阔,是人脉的积累。而大学生的价值更多地是体现在未来而不是现在。
当“中国有45%的人口在劳动,但只有23%的人口有工作”这种说法不断被传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意识到未来要找工作是多不容易,他们开始怀疑所受的教育是不是真的有价值,于是就开始了“逃避”:要么就是通过“玩”,用更直接的方式来对抗主流社会的“庸俗教育”;要么就干脆放弃,通过“啃老”来实现“人生理想”。
此外,一些大学生的迷茫、焦虑情绪还体现在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团等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和在基层就业的人数大幅度增长。大学生开始用“小我”行动对抗“大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