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股票是什么?
“记账式”是指没有真实交易发生的证券(主要是A股)的持有过程,而“计息式”是指有真实的交易发生,产生了应计利息的债券、可转债等金融工具的持有过程。 两者都是“账面价值变动记录”的意思。
一、“记账式”概念的形成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因此制度还不完善,出现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其中就包括“帐户套保”和“资金挪用”两种现象; “账户套保”是指在没有实际交易发生时,通过一个或多个账户间来回划转的方式,达到每日按持仓比例计算盈亏,完成账户每天交易的目的; 而“资金挪用的本质是”把他人资金以借款方式借入,然后转账支付给其他客户,从而完成自己的股票交易,将别人的钱转化为自己的收益的一种行为。 在“记账式”概念中,“记”字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在“计息式”概念中,“计”字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结果。两者有着不同的指向性。
二、“记账式”与“计息式”的关系 从上述对两者不同含义的解释可以看出,“记账式”包含了“计息式”;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真正的交易时,则必须先进行会计核算,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由此计算出企业的投资收益或者利息收入;同时,还要确认相关资产(债权)金额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
在会计处理上,对于“记账式”的交易要先做账务处理,再进行相应的报税程序;而对于“计息式”的交易,一般只需根据利息收入和费用的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即可。 三、“记账式”与“算息式”的区别 虽然“记账式”包括了“计息式”,但两者之间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2.交易发生的方向不同。 根据新准则规定,企业购买股票属于交易对象的范围,而债券投资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两者的交易方向是一致的,均为“购”;但对于“记账式”来说,其交易的对方可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证券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因为其交易的对象是依法公开发行并转让的证券;而对“计息式”而言,其交易的对象一般仅限于上市的可转债或债券。
3.是否收取利息的差异。 前面已经提到,无论是“计价式”还是“计息式”,只要存在交易,就必须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只不过“记账式”的交易往往不产生现金的流入(流出),而“计息式”的交易会产生一定的利息收入(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