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锅贴才好吃?
“老北京”的锅贴,应该用北京话来描述,叫做“锅儿贴”,读音为gūo’er zi(锅儿仔)。“老北京”的锅贴,主要流行于北京城及京郊地区,现在在北京的一些胡同里还有卖锅贴的小店,如前门大街上的“郝家菜店”。 虽然叫作锅贴,但是和饺子没多大关系,是另外一种食品。制作上比饺子要简单些,主要是调馅与擀制外皮两种工序。
老北京做锅贴用的是白面,要用开水烫一下,和面时要加点盐水,和出来的面团要有韧性而且不黏手。把面团揉透扎紧,盖上盖子或者盆口,醒30分钟左右。 做馅可以用鲜猪肉、韭菜、豆腐丝以及炒肉丝等,不过最传统的馅是用酱油拌馅,比如猪肉茴香馅、猪肉韭菜馅等等。现在一般人家做的锅贴,都用咸菜、豆腐或粉条等做馅。 调馅很重要,既要保证味道香,又要让馅料有水润的感觉。因此在做馅时,一定要少撒盐,多放葱花和姜末,还要倒上香油和酱醋搅匀。最后,要把肉馅捣得烂一点,这样拌在外皮里才不会“露馅”。
擀皮是最费工夫的事儿,最好用擀面杖擀,如果用电饼铛来做,可以把调好的馅放在面片中间,两边对折,再轻轻按平即可。 如果想让锅贴更好吃,可以在锅内涂上一层油,放上葱段、姜片,再把锅贴摆在上面,盖上盖子小火烤20分钟,然后转到大火收汤,这样能让锅贴底部的酥脆口感更好。等到汤汁收干,淋上香油,一盘香喷喷的锅贴就可以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