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站是虹桥火车站吗?
上海站,位于中国上海市静安区,于1908年启用,是中国最早建成的铁路客运站之一,也是上海地区最早使用的名称。 “上海”之名首次出现于《马关条约》中,作为五口通商之地之一;当时这里被称为“苏杭内地之上海”或“沪城”。 清末,上海府城北有“上海县城”(即旧上海城区),南有“上海乡”。清人编纂的《嘉庆一统志》称:“上海县,北六十里,本明上海县地,乾隆末年建新城”。此处所说的“新府城”即是今天的静安寺附近区域。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大清陆军第一镇编成,其镇署设于新府城内。五月十九日,第一镇统管全路炮队,并改名为“山左铁路官军第一标”,隶属于山东巡抚周家楣创办的胶济铁路督练公所。十二月,朝廷正式批准修建京汉、沪宁两条铁路,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和江海关道兼江苏布政使应景瑶负责。其中,沪宁段起自南京浦口,止于上海北站,全长325公里,投资4000万两白银,于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动工,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全线通车。
据相关资料记载,上海北站建筑群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司量设计,仿照巴黎著名的丽波大厦而建造,外观为文艺复兴时期风格。正门朝东,门前横亘着两座高大的石碑,正面镌刻着汉文直译的暹罗国(今泰国)国王拉玛九世的御笔,题词内容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座新落成的火车站有股洋气味道,与老上海的风貌迥异,因此被当地民众戏称为“皇陵”。其实,上海人的这种“洋泾浜”英语发音“Shanghai”,正好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开放与现代化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火车站前有一条东西向的林荫大道,西端与租界区的静安寺公园相接,东邻闸北区的大境路,如今均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