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是什么锈?
我是学地质的,对首饰加工这一块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只是从一个非常业余的地质爱好者的角度来简单地谈谈我对于金属腐蚀原理的了解和看法(很有限),欢迎专业人士指正和补充!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常识——所有金属都会发生腐蚀,只不过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普通环境下不易被氧化或被微生物腐蚀罢了;而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就极易被腐蚀了。
根据破坏金属物质的形态的不同,可以将金属的腐蚀分为三种类型——物理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物理腐蚀是指物质因温差、气压等原因导致的机械破碎,这种毁坏是物理意义上的,不会生成新物质,属于不可逆反应。例如铁轨被磨平,金属构件被拉断等。这类腐蚀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化学腐蚀是指化合物与金属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有“溶解”和“腐蚀”两种方式。前者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与金属原子或金属阳离子间通过电子传递形成的原电池作用导致金属逐渐溶解;后者则多指酸性气体与金属表面氧化物相互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覆盖在金属表面阻碍了进一步反应的进行。这类腐蚀是在可逆的过程,可以通过更换介质而使其停止。
电化学腐蚀则是由电荷的存在而引起的腐蚀,其机理与原电池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参与反应的两种物质不能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溶液传递电子,因此这个过程属于可控过程,可以借助外电路进行调节和控制。 这几种类型的腐蚀中,电化学腐蚀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它具有导电性,可以在电流的作用下穿透液膜而使处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发生腐蚀,因而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而且由于电化学腐蚀本质上是一系列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它的过程中也伴随有热量产生。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和应力情况也会对其在电化学环境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回到问题本身,题主没有说明具体的试验条件和测试结果,所以我们只能根据经验来进行简单的判断,至于结果是否准确,还需要专门的仪器进行测试才能知道。
从题主的表述来看,似乎是认为水中有杂离子会影响实验的结果,让金饰表面的黄色变成绿色,即认为水是纯水。但是,生活中真正的水却不是纯水。水是一种极性的分子,存在许多羟基(-OH),所以可以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通常情况下,水中含有的阴、阳离子会对金属的腐蚀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离子的干扰会使金属腐蚀过程中电荷的变化变得复杂化。比如,钠离子会阻止氢氧化铜在铜的表面沉积,从而抑制了腐蚀的进行;钙、镁等阳离子会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氯盐,进而阻止了铁的腐蚀。
同时,不同浓度的盐水对金属的腐蚀程度也有区别。一般来讲,浓度越大的盐水,对金属的腐蚀性就越强烈。这是因为浓盐水含有更多的阴、阳离子,他们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体,从而提供了更多的活性点,增加了腐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