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网要倒闭了吗?

云彩婷云彩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在贸促会系统工作了6年的老同志,看到中国制造网目前的窘境,还是觉得挺惋惜的! 中国制造网是在我国入世议定书生效后,由国家经贸委牵头,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具体负责建设的,目的是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我国企业开展国际电子商务业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从2001年底上线至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在这期间,通过制造网展开业务的公司和个人用户数量都呈增长态势(个人用户是注册免费的)。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很多传统外贸公司和个人都将目光转向了电子商务渠道。尽管目前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平台的收费让许多中小型的商家和企业望而却步,但中国制造网的免费政策一直贯穿始终,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线上交易平台。

不过,近年来随着阿里巴巴国际站和环球资源的不断发力以及亚马逊、eBay和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进入国内市场的深度布局,再加上淘宝全球购和天猫国际的强势崛起,使得中国制造网不得不面对更激烈的竞争。据称由于阿里巴巴国际站和环球资源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致使大量买家流量流失到中国制造网。对于阿里的做法,环球资源曾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索赔500万元。

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2014年1月,外文版的制造商网站正式上线。外文网站按照产品品类划分为57个频道,提供了英文商务信息展示和交易服务,使中国企业能够直接面向海外市场,迅速地掌握海外商机,有效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制造商还推出了移动客户端APP和应用软件,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解决运营难题。并在香港、日本、美国等地设立办事处,进一步完善了销售和服务网络。

然而,再完善的运营策略和渠道布局都无法摆脱营收疲软带来的困境。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虽然中国制造网分别实现了4.5亿元、6.8亿元、6.4亿元、6.8亿元和7.6亿元的营业收入,但其成本支出同样居高不下。尤其是广告推广费用和运营成本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收入的增长,导致毛利率下降,由2014年的69%降至2018年的57%。

除了拓展新业务之外,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阿里巴巴国际站和环球资源近年来的盈利状态,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19财年年报显示,其国际部营收846亿,经营利润却仅有63亿,净亏损高达543亿;而另一巨头环球资源虽然在年报中没有单独列出跨境电商业务板块的收入,但其2018年收入达到了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也达到1.77亿美元,相较去年增长了17%。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尽管阿里巴巴国际站体量高于环球资源,但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相反,规模不如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环球资源反而赚的盆满钵满。为何会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局面呢?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客户的偏好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国际站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批发商,而环球资源的目标客户则主要是零售商。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批发商的谈判能力要强于零售商,因此他们在选择供应商时对价格更为敏感,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砍价,从而降低自己的采购成本;相反,零售商则更在乎商家的服务质量,是否有一套成熟的售前售后体系,因此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付出额外的费用来换取高附加值的服务。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阿里巴巴国际站在提供一站式服务方面可能更加适合批发商的用户习惯,而环球资源则是迎合了零售商的需求特点。 二、商业模式的不同 由于阿里巴巴国际站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供应商的订单量来实现营收;反之,环球资源虽然也接受第三方服务提供商(SPM)的代理付费,但主要还是以成功推荐订单给买方从而收取买卖双方约定的佣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三、营销策略 在市场营销方面,阿里巴巴国际站更注重品牌的建立,为此每年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用于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国际站具有先天的流量优势,即使你不买账,只要你一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从事经营活动,就有机会获得免费的自然搜索流量,从而增加订单转化率;相比之下,环球资源在获取流量的成本就相对较高,必须花钱购买关键词来激发用户的搜索行为。虽然后来开通了首页展示的广告位,可以为广告主提供的更多的展现机会,但也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锁定目标客户,并不能像阿里巴巴那样持续不断的释放流量。

任何一家商业机构都是在不断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能理解阿里巴巴国际站的良苦用心,毕竟人家还要继续经营下去,还要为股东们持续创造价值。只是给中小企业提供的创业平台,难道不应该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标吗? 当一个平台仅仅将交易作为目的的时候,就意味着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当交易背后承托的是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就可以赋予平台更多的社会属性,使其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印海燕印海燕优质答主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网于1999年在南京成立,2000年网站正式上线运行。2005年12月,中国制造网正式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截止2019年,中国制造网已经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外贸的腾飞。现在,中国制造网的市场经理超过1.5万个,供应商用户数超过300万,遍布于全国254个城市,日均浏览量达到890万次,日均访客数来自174个国家,达到63万。因此,中国制造网不可能倒闭。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拥有B2B国际站和b2b1688,B2B国际站主要以外贸为主,外贸分为小而美的速卖通和1对1的B2B国际站。现在外贸业务已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上有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全球贸易通等B2B平台。因此,中国供应商(B2B国际站)和中国制造网(b2b)是阿里巴巴同一业务的两个平台,B2B国际站的主要优势是搜索流量和营销模式,例如供应商橱窗、RFQ报价、直播等。而中国制造网的优势则是通过大数据,给海外买家精准匹配供应商,以及拥有金品诚企、诚信通等服务产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