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是什么生肖?
《说文》释“稷”字云:“稷,禾也。象形。有粒如粟,有苗秀穗。凡稷之属皆从稷。”可见,“稷”是指一种有芒的谷类作物;而“穗”是“稷”的花序。那么,“穗”是什么呢? 《说文》解“穗”字云:“穂,麥秋也。从艸,徽声。”段玉裁注云:“後人用‘穟’、‘熟’作穗字。”(见《玉篇·禾部》)古文字中的“穗”就是指像麦芒那样排列着的麦穗。又因为此二字同音,常常可以通用。所以,后人就用「穟」和「熟」来替代「穗」字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谷物,都属于粮食作物,在古文字中都用一个字表示,即“米”字头(这里把“米”视为“稻”的省写)。这些作物在栽培过程中,都少不了人工浇水、施肥、除虫等劳动,上述全部的字都归入了“衣”部(古人造字是以食物为基础的,所以用“衣”表示与衣物无关的意思,如“辛“指劳苦)。只有“粟”除外。 “粟”是由“黍”变化而来。古代北方主要栽培黍,其子实去壳后可做成米饭,但味道不如稻米饭香甜。后来人们逐渐将优良的品种引进并在南方种植,这就是现在的“小米”——粟。这种粟的米粒不长毛(不像粳水稻),脱壳后是光亮的,用“粟"字表示这一品种时,“粟”字右边的偏旁不再写作“未”,而是改用“小”。现在陕西一带还有“粟饭”之称。
在十二生肖中,未羊的脸上长着两支弯曲的角,十分特别。中国是农业国,人们发现有角的牛、羊是十分有用的家畜,同时角又像树枝一样,表示出繁盛的意思。而在中国古代,人们还认为角有着神奇的力量,如龙和麒麟就是以角作为装饰的。因此将角这一吉祥之物安排在未位,使未时充满了吉祥和兴旺。
未羊的「未」字,是由一个相背的「牛」字和一个「味」字组成。在中国古代,牛是重要的耕田工具,人们在地里辛勤劳作,才获得丰盛的食物,所以这「未」字表示的是人们通过耕作而获得好收成。未时,是一天中太阳光强度最大、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这是庄稼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时候,它充分地吸收天地之精华,开始成熟了。
「未」本义是树木的果实已经成熟,种子可以留作来年种植。人们在未时不但吃到了香甜的果子,而且还为来年的丰收而欣喜。未字的味,也道出了人们在这段时间茶饭尤香,在午饭后,开始有滋有味地安排下午的事情。所以,未时是丰衣足食的时刻,是吉祥和兴旺的象征。
未羊的「羊」字,是由一个「象形羊头」和一个「羊头下垂尾巴」组成。在我国原始社会,是靠狩猎为生的。随着人们生产和认识的发展,人们开始驯养牲畜,特别是羊,它性情温驯,而且能够繁殖很快,人们为了纪念羊的功绩,就把羊的谐音「祥」字,作为吉祥之物。这样,羊代表着吉祥和富裕。羊也是典型的食草类生物,成群结队地行动,在未时象征着人们生活安逸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