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00多万学区房?
400万在海淀买不了好的小学,但勉强够买一般的。 买完房子,孩子就能进去上学了吗?没那么简单!还要看划片,还有摇号,万一摇不上号,孩子就得去别的学区,甚至可能要去离此很远的其他区上学。所以,有买房意向的家长一定要提前打听过。 最近一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减少教育的不公平性,比如小升初的派位、划片,比如现在的学区房新政(这个政策的具体内容我也不知道)。但这些政策好像都没能彻底打击到学区房,毕竟优质教育资源就那么多,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却永无止境。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上海的纪录片,里面说到上海为了减轻学区房的压力,进行了学区划片,原来某个学区里很好的学校变成了普通学校,原来普通学校变成了好学校。很多家长花大价钱买的学区房瞬间贬值了,他们去找有关部门理论,结果没理论出个结果来。家长一脸无奈地说“我们也没办法,谁让这里教育资源不平衡呢”。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挺心酸的,这些家长也是无奈之举,既然国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只有用自己的钱来解决。用金钱换得优质教育资源真的是无解吗?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周围的邻居都是普通人,大家上的学校也都是普通的学校,可是每个周末大家都在家里认真地完成老师留给自己的作业,每个人都很努力。而我上小学时写的字,到现在都还保持当年的模样,因为每次写作业都要把字写得方方正正,不然就要被批评。
我记得有一次考试我的作文没有写好,回到家里妈妈看了之后不但没有批评我还夸我写得好,让我下次继续这样写。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题目的标准答案应该是通篇都是病句,我的作文得了满分。上初中后,我是班级里的语文课代表,除了语文老师外,大家都认为我是抄小说写出来的,唯独我们的班主任相信我,鼓励我,说我以后肯定能考上好的大学。
上大学后,我的语文成绩总是数一数二,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念。工作后,我的文字功底一直被领导夸奖,说我能文采飞扬。虽然后来读了研,学了习,但是我的思维始终没有停止进步,我的文笔也没有退步。现在无论写什么总结、报告都可以思路清晰,文采斐然。
也许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可以证明,普通的孩子通过努力也可以得到好的教育。但我不想欺骗我的孩子,我现在拥有的所有都是我勤奋的结果,我的背后是辛苦的家长们,他们的孩子背后是艰辛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