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购货币基金?
如何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
一、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 二、具体投资策略是否有区别 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投资者自身的因素 对基金的选择就好比相亲,你适合什么样的基金产品,取决于你的年龄、职业、收入、财务状况等等个人情况,换句话说就是你得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身的风险属性),然后再选择什么类型的基金产品。否则的话就像找不到对象一样,盲目投到不适合的产品当中去。
从风险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激进型这五大类型。对应的基金的资产也大体上是分为五类,那就是固定收益类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ETF和LOF基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
一般来说,保守型的投资人适合的投资品种是纯债基金或长期纯债基金,这类产品的最大特点是绝对收益保证(通常7%~8%的年化收益率是有保障的)并且风险极低(几乎为0);
谨慎型的投资人适合的基金类型就比较多一点了,在以上五种基金类别中任选其中四类都不足为过,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做哪一种选择,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尽可能降低组合的整体风险”。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比较谨慎的人,同时你也偏好高风险的投资品种,那么你需要做的是减少单押某个风险资产的仓位或者减少单一投资策略的基金规模;
如果你是风险厌恶者,但又想适当做一些风险投资,那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来达成目的,即通过不同资产、不同策略的基金组合达到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具体投资策略的区分 在确定了投资风格之后,你需要做的下一步工作是确定你要买什么类型基金,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基金的分类,目前基金业协会给出的标准是按基金的投资方向将基金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FOF基金以及QDII基金等几大类。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法按照这个标准来对基金进行分类,比如说我同时购买了沪深300指数基金和中小盘指数基金,那么从投资风格上来判断我属于价值型还是成长型呢?
这里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概念“投资策略”。所谓投资策略,简单而言就是“买入并持有”还是“选股或择时”。
1. 对于“买入并持有”策略的基金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一类,称之为“标的指数跟踪”策略,这一类基金一般业绩良好且稳定,具有长期持有的价值,适合于保守型和谨慎型投资者。
2. “选股/择时”策略的基金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常说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即基金经理通过主动的选股或择时实现超越基准的收益,此类基金一般需要我们重点观察其历史表现和数据,结合策略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另一类则是量化型基金,它是利用量化策略来实现超越基准的目标,同样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其策略的数据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