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多肉植物大棚?
之前写的,不知为何消失了,重新发一下吧 前两天去了一趟通州区漷县镇,找到了答案。 说起这个大棚,还得从一个月前我关注的一个话题说起,这个话题就是关于北京查处违法占地建设“大棚房”的新闻,当时说在通州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大棚房”,于是我起了好奇心,搜了一下这座位于通州区东南部的“大棚房”。 让我吃惊的是,这居然是一个以栽培多肉植物为主的大型现代化温室,而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这座“大棚房”的占地面积竟然达到了432亩! 我曾经去过北京最大的花卉园艺生产基地——大兴的鲜花港,其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而这座位于通州的“大棚房”的面积居然是其26倍之多;而且我在网上看到的照片显示,这还是一个装饰极其豪华的温室,内部不但有景观水池,还有仿古景观建筑…… 如此奢侈的“大棚房”,它的建造者是谁呢?当我搜索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我看到了一个令人感到震惊的数字:1.7亿元! 这座占地432亩、装饰极为奢华的“大棚房”的造价居然高达1.7亿!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我在北京生活过十几年,对北京的房价还算比较了解,按照一般情况来计算,市区内1.7亿的总价可以买到1500平米左右的住宅了(按朝阳区普通二手房平均单价8万元/平方米计算),这样的建筑面积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豪宅了,而在这个“大棚房”里却仅仅种植了各种植物和花卉。
通过查询相关新闻了解到,这座“大棚房”的实际占地面积估计可能达到上千亩,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用于绿化种植的苗木。
这座“大棚房”到底是由谁投资兴建的呢?当我在网上搜索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名为《豪气!通州这片生态林占地千余亩》的文章,文章中提到这座“大棚房”的名字叫做“绿色生态林”,并且还披露了它的建设背景。
文章的配图显示,“绿色生态林”的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横幅。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怀疑这座“大棚房”被用于非法倒卖土地的建设目的了,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不仅仅是口号,同时还是一套完整的政绩工程逻辑。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详细讲解了这座“大棚房”的修建过程,其中修葺的过程几乎没有任何瑕疵,完全符合政府修葺农房的规范要求,以至于当地的村民还称赞这座“大棚房”是“为农民修的”。
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座占地432亩、造价1.7亿元的“大棚房”,其实真正的用途并不是用来种植物的,而是用来做形象工程的。 它真正的作用就是用来摆拍,让有关部门领导在媒体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态环保理念是如何落实的,并以此来换取政绩。 在我看来,一座城市有没有发展的前景并不取决于这座城市的GDP总量有多高,而是取决于这座城市蕴藏着怎样的潜力,而一座城市的潜在发展潜力到底是好是坏,最终取决于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位公民是怎样的个体。
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快乐地漫步在自己家园的路上、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相信这些意见会受到重视时,这座城市就会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潜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