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参谋长什么结局?
红军主力长征前,国民党军队把紧靠赣粤闽边界的于都、会昌、瑞金、长汀等县作为“绥靖”示范地区。他们以为红军主力走了,残部难以立足,就集中了60多个团对这些地区实行封锁和“围剿”。蒋介石还亲自赶到南康督战,限令一个月内“肃清”于都、会昌、瑞金、长汀等地的红军和游击队。
1935年1月,担任中共闽粤赣特委书记兼军政委员会书记(后改称纵队政委)的陈毅,从赣南转战到赣粤边界地区后,决定将分散的同志和部队向会昌的清溪、于都的宽田和石城的高头山区集中。13日午后,部队在瑞金与会昌交界的桐月岭附近与敌遭遇。陈毅命令刘伯坚率游击队在岭下吸引敌人,率领主力登上岭头向右急插,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冲出敌人的包围圈。14日到达会昌的洛口圩,与李锡九率领的部分接头部队会合。15日宿营于洛口圩时,又与敌人遭遇。经过一场恶战,敌人向赣粤两省集结,暂时撤离了洛口圩一带。这时,陈毅带领的部队共700多人,分为3个大队,由朱昌偕、吴增全力、王如痴分别负责。29日到达会昌的清溪圩附近,与张醒农领导的游击队会合。陈毅命令张醒农率一大队留在清溪、洛口的地区坚持游击战争;自己率二、三、四大队到于都的大黄村附近寻找朱云卿的部队,并筹款购粮。2月3日,他们到于都小溪地区与朱云卿会合。这时,三支队和特委直属队总共800多人。6日,在小源村附近与敌人遭遇,又发生激战。陈毅决定继续向桂东、广东和平边境地区转移。11日经过4昼夜的强行军,越过武夷山区进入石城高头、广东平远差干和福建长汀四都之间的三角地区。在这里宿营时,与敌人再次遭遇。由于在行军中日夜紧张作战,战士极度疲劳,且武器装备太差,有的甚至操着红缨枪和梭标,又无御寒的衣帽,有的染了寒热疾病,因此部队不能坚持作战。最后,敌人追上来了,陈毅命令各单位在掩护下分散突围,各自寻找落脚点,保存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