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的五行属什么?
木
即的详细释义与字形源流
会意字。甲骨文、金文的“即”形体像一个人坐在旁边的容器上用容器中的水洗脸的样子。“即”字从造字法上说,当属会意字。本义表示“走近去”,“靠近”,引申指时间上的“立刻”等义。《说文》:“即,即食也。”“即食”是指“上饮食也”,指一个人坐在旁边的容器上正在进食的样子。
“即”字的构字理据是“坐下”吗?
“即”字的本义是饮食,引申表示“靠近”、“走近”、“马上”等义。许慎《说文解字》:“即,即食也。”本字作“卩”。“即”字的本字“卩”中的“亼(jí)”为会意偏旁,表示吃食物;“幺”既表音(古音读miǎo,同“卯”),又表形,表示人跪坐,故“卩”字的构字理据是表示人跪着进食的状态。由于古文字时期,“即”字的字形与意思不完全一致,后来人们在“卩”字的左侧加“勹(bāo)”另造“食”字,表示进食、饭食之义,本字“卩”字则假借为“靠近”、“就在”之义。后来在“卩”字左侧加“亻”又造新字“即”,用以与“食”字区别。“即”字“坐下”之义是“就坐”,是从“靠近”之义引申出来的;“即位”、“即祚”都是“接近”、“登上”的意思,由“靠近”、“接近”之义引申而来。现代汉语中,“即位”、“即席”、“即使”等仍保留古义。“即”字在古汉语中还可用作连词、副词、介词。连词“即使”是“虽然”之义,由副词“即使”虚化而来;副词“立即”,“即便”,“即便”是“即使”、“即便”二字意义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