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三才是什么?
中国传统哲学中常用“三、五、九”为数目的象征。“五行三才”以数术占断为重要手段,以预测学为方法论基础,总结出了与五术数理有关的五行与三才,即所谓的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三才为天、地、人。三与五行相结合,就构成了宇宙万物运动变化规律,从而产生了诸多流派的预测学。五行三才学说在五术占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即三才,有三奇、三奇六仪、天地人等众多的象征,是时间变化的标志。它与“日、月、星”和“乾、坤、艮”等三体相配属,代表由低级到高级变化过程中的最高级。五,即五材,有五星、五行等象征,是空间方位的标志。“五星”即代表金木水火土五个方位。“五行”即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三体与五材的交合,形成十五种事态。古人用以解释宇宙世界的生成,概括万物的自然变化规律,是先人们总结数术和预测学科经验和哲理而得出的宇宙整体观。
五行三才观念在人类的早期社会便已出现,在中国上古史中即有种种表现。《周易·系辞传》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庄子·田子方》:“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成以天下。”《管子·心术》:“是故上反下谓之天,下反上谓之地,天与地交谓之人事。”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更明确指出:“故三五,天地之道(此‘五’乃指四季加上中央五材或五度而言)。”
五材三才观念是古人的宇宙观和世界的整体观。五材三才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相互融合与渗透,构成了一个整体。古代的术数家和预测家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五材三才的属性,五行三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所以可以按照五行三才的规律来预测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五行三才的观念产生后,被各派“数术”家用于分析、论断人生命运和吉凶祸福。《黄帝内经》说:“此人机也,是则梵乎三才,以应阴阳,以调营卫,以度迟数,以变经络,以足行列,以上揆天,下齐庶类,道无阙、物无违者,故曰大方也。”
五行三才的预测思想在占筮中应用极为广泛。《系辞传》说:“八卦相荡,遂演成六十四卦。”八卦以三线成一卦,合为三爻,代表一物的三才。《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易经》中所包含的三项基本内容,同时又是以三才配八卦的依据。所谓“三才之道”是以阴阳之道分天地的刚柔之性,而以“人(仁)义”来阐明立身行事的规范。
在“梅花易数”理论中,更突出地表现了五行三才的数术和预测观念。《梅花易数》中说:“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分居八方,各管其一方之气,合之则为天地万物,以言于人,则一身中皆有八卦”,“以言于天地万物人身之气,则分为三,曰阴、曰阳、曰和气。”“和气”即指“人”。
“三奇六仪”即“三奇”(三阳)和“六仪”(六阴)。“一、三、五”为奇数,代表阳性,为“三奇”。三奇即日、月、星(太乙)。以星配日,曰“天巧”;以月配星,曰“地巧”;以日月星三奇并用,谓之“人巧”。“二、四、六、八、十”为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