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哪天是社日?
“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别尊称为“社”和“社日”。唐宋以后,将春社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庚日,现行的农历历法中,春社仍固定在立春后的第5个戊日举行,时间为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 (一)关于“社”的字源义 据《说文解字·示部》载,“社者,天地之鬼神所居,人不能渎鬼,故祀之以祭报天地也。”“社”的本义就是祭祀;
(二)古代的社日 古时周礼规定,每年要明察气候、耕作、收成等情况,并据此向神灵献祭(见《周礼·大宗伯》)。这种祭神活动,一般都在郊外进行,所以又被称为“郊社”。 除了宗庙和郊社之外,当时各地还建有众多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社祭祀场所。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争雄,相互攻伐,每逢征战之前,为了祈求神灵的庇护,国君往往会亲自驾临社庙行祭祀大礼。如《左传·僖公五年》载,齐桓公“以诸侯伐曹,至其郊社而还”;《庄子·天下》称,魏武侯“南游宋,北学赵,西见秦,东邻齐,欲以观四方之风土”,所谓“欲以观风土”,其实也就是想借考察各地的风俗民情来了解山川形势,评估战略防御工事的优劣,为出兵打仗做准备。可见古人是很看重社日这一天的!
(三)现代人的社日 新中国建立后,1966年到1976年间,曾经实行过“社教运动”,“社”即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84年起,农历二月二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龙抬头节”。
时至今日,尽管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体系,但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仍然比较弱。而在古代社会,社区观念可是相当强的,人们会利用一切机会举办各种仪式活动,加强街坊邻里之间的情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