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中招分几种?
今年政策变了,往年是公办民办都分高低,今年把民办也加入了统一招生的行列,这样避免了民校掐头去尾造成分流。但是政策是政策,实际情况会比这个更复杂。 首先,今年民办初中也是要填报志愿的(原学区划片),而且和公办一样先录取本校直升的同学,在只剩少量名额的情况下才允许跨校调剂。这就使得优质民办初中(人大附、四中的分校以及十一学校等)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远低于去年。
第二,全市一共66所学校可以填报,除了几个名校分校外其他的学校知名度都不高,很多学校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比如京源学校、建华实验),这也给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信息不确定性,不知道该把孩子放到哪个学校的那个档里。
第三,各区的学校没有区分,都是混在一起排名的,这让东西海三个区的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到朝阳、丰台和通州的优秀资源。但另一方面,这些区的弱校学生又可能会更集中。因为朝阳有43中、汇文中学和九十四中这三大热门校,相对其他区和本区其它学校好一些;丰台有十四中、北京二中、北京十八中和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四所好学校;通州有潞河中学、北京四中通州校区、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三所名校(后两所是人大附中直接管理的分校),这些区的学校相对还是好找些目标。如果是在海淀、西城和石景山的话,找到合适的目标就有些难度了。
第四,今年中考志愿取消了批阅环节,直接网上填报志愿,这让一些本来成绩不错的同学因为失误或选择错误而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 另外,由于今年实行校额到校,大家为了保稳上都报了自己的学校,导致了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普遍比往年下降,但是尖子生分数却比往年有所上升。
最后,虽然政策是说统筹考虑学区、相邻区域和学校规模因素,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各地、各校的情况不一样,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