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是几层?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万物规律的一种总结,这种总结看似简单,实际上博大精深,古人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归结于这阴阳五行的范畴之中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占卜等学问,可以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直到现在人们也时常在自然科学领域应用这一原理,比如预测地震的发生就有学者用阴阳五行理论来做指导——大地震发生前一般都有前期的气象异常如高温、干旱或低温下雨等等,而发生在西北地区的地震多由盆地或山谷突发的火山爆炸所导致,这些异常的起因最终都可以追溯到阴阳五行的范畴之内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火到底属阳还是属阴呢?
从阴阳概念本身来讲,阳代表阳性、外向、运动等特点,阴则代表阴性、内向、静止等特点,因此用火来代表身体器官的话应该是属阳性的,然而用火来代表自然界现象则是属于阴性的,所以问题就变成如何理解火既属于阳又属于阴的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了!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就是“太过”与“不及”,这是中医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它是指物质或能量过度充盈或不足的现象,如果用得太满那就是“太过”,反之就是“不及”,二者都是相对的概念。
根据这个观念我们重新来看火的问题,如果火过盛那就是阴虚火旺,此时火就是阳中的阴,即阳中有虚;而如果火衰弱那则是阳虚失炎,此时火就是阴中的阳,即阴中失活,不管火是旺还是衰,它都同时具备了阴阳二性的特点,只不过此时的阴阳是偏阴或偏阳而已,也就是说阴阳是可以有“度”的,这个“度”就是阴阳在中医学里所谓的“阴阳互根”“阴阳平衡”的意思 说了这么多,最后用一个例子来总结一下:张三因工作的原因长时间熬夜,结果造成阴虚火旺的症状,表现为四肢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此乃阴中求阳;而李四则是因为汗出过多导致阴液亏虚,虚火上炎,可见咽喉疼,口苦口干,此乃阳中求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