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村种什么?
美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和专业化,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农业技术、农业设备和农产品质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每年的农产品出口量也位居世界第一。美国可耕地面积1.02亿公顷,约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10.4%,人均耕地近4公顷。
尽管美国耕地面积辽阔,地广人稀,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的种类地区之间也不相同。按地区分别有五大农业区,东北部乳畜带、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带和畜牧带。美国是一个草原辽阔的国家,天然草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0%。还有大面积的林地和沙漠地。因此畜牧和林业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美国实行“大农场经营”。 一方面有利于专业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 另一方面又能保证高度的商品化。 小麦和玉米是美国的粮食作物, 90%供出口。 各种蔬菜、 水果和牛奶等乳制品, 除满足本国需要之外,也大量出口。
农业带之一:乳畜带。 美国东北部地区冬夏温差大, 冬季气候寒冷而漫长, 温度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夏季比较温暖, 但持续时间不长。 土壤比较湿润, 有天然牧草生长, 而且靠近大西洋, 渔产资源丰富。 因此特别适宜牧业发展。 这里又是美国比较发达的工业区, 城市人口密集, 消费市场大, 所以形成乳畜带。 这里奶牛的饲养和牛奶加工质量是世界一流的, 其产品大量销往世界各地。
农业带之二 :玉米带 和 棉花带
中央大平原南部分布着棉花带。 美国最早的棉花种植区在东南部地区。 但由于棉花长期种植, 导致该地区土壤肥力下降, 加上遭受棉铃虫害等原因, 南部棉花带向西移动, 形成新的棉花带。 这里土壤比较肥沃, 雨量适中, 气候温暖, 适宜棉花生长。 另一方面, 美国东南沿海城市化发展很快, 城市密集, 工矿业发达, 农业向专业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 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靠近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 交通便利。 全区总耕地面积3.35亿公顷, 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2%, 温度适宜, 土壤肥沃, 富含氮磷钾等元素, 降水比较适中, 而且有密西西比河水灌溉。 这些自然条件既适宜牧草生长, 也是优质饲料玉米的理想栽培之地, 因而形成玉米和畜牧区。 该区的东北部分布着丰富的煤铁资源, 工业也比较发达, 城市人口密集, 牲畜饲料和乳、 肉、 玉米市场广阔。 玉米产量很大, 90%供出口。
农业带之三:小麦带
中央大平原北部地区, 自南向北倾斜, 河流、 人口和城市较少, 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 全国四分之三的铁路运输货物由此通过。 这里又接近太平洋沿岸和北美大草原的畜牧区, 小麦销售市场广阔。 另一方面, 小麦价格稳定, 从播种到收获时间短, 投资少、 回收快, 农场主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 这里气候比较干燥, 土壤比较疏松, 适宜小麦生长, 因而形成小麦带。 它是世界著名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地区, 小麦产量很大,80%供出口。
农业带之四:亚热带作物带
美国南部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地处亚热带, 年温差小,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不冷, 是天然的亚热带植物区。 加利福尼亚州西临太平洋, 夏季受寒流影响, 雾多而潮湿, 冬季有西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这个地区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该区生产的水果、 蔬菜、 牛奶、 羊毛、 高粱、 小麦、 甜菜、 柑桔、 葡萄、 核桃和棉花等产量很大, 是美国的“果园”, 亚热带作物带。该区盛产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