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由谁提出的?
谢邀 “中国制造”的概念是由外销转向内销时提出来。 早在1953年,我们就有“中国制造的衬衫”出口了(详见《衬衫》);到了60年代,我们已经有了“中国制造”这个概念了——那时候开始有“Made in China"的标记在出口商品上。 比如这盒杭州产的蝴蝶牌缝纫机,上面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 这箱上海产的电熨斗,包装上也是“Made in china” 的标记: 同样是在60年代,国家开始鼓励“三转一响”等消费品的内销,于是这些产品都标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
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国工厂,还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所以“中国制造”的商品品质并不好。 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工业品都是依靠进口机器,靠工人师傅慢慢摸出来的。因为工艺水平差,经常出现质量缺陷,那时如果有老外投诉我们的产品质量问题,有关部门还会派人到厂里查看,看有没有弄虚作假。
一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生产的电子元件、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等才开始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 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增加出口创汇,我们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中国的制造业才能逐步进入世界舞台。